-
-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曙光西里甲5號院19號樓
- 電話:010-58356984
- 郵編:100028
- 傳真:010-58356979
七十四載征程壯闊,新的時代重任在肩。4月17日,在新中國航空工業創建74周年之際,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在沈陽舉辦“追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活動,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重走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沈飛的路線,并召開黨組(擴大)會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會,推動集團公司全線牢記囑托、勇擔使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矢志創新,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航空強國新篇章。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魏應彪主持大會并講話。集團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會濤、王向明、王海峰參加活動。
活動期間,魏應彪一行走進沈飛新機裝配試制中心、試飛站,重溫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與科研生產一線人員詢問交談的情景,感悟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來到數字化裝配車間,慰問了集團公司院士、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全國勞動模范、三八紅旗手、大國工匠等一線干部職工代表,對大家長期以來在各自崗位上無私奉獻、奮勇拼搏,為集團公司改革發展作出的貢獻致以敬意并表示衷心感謝。
魏應彪一行慰問一線干部職工代表
會上,與會人員觀看了專題片,重溫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航空工業改革發展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聽取了航空裝備等型號研制成果匯報。四位一線職工代表圍繞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奮力把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藍圖轉化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進行發言。
活動現場氣氛莊重熱烈,高懸的五星紅旗格外醒目,兩架殲擊機在朝陽的映照下巍然列陣,仿佛傾聽著新中國航空事業跨越發展的故事。人們不會忘記,1949年為了完成開國大典的空中分列式,當時的飛機編隊只能繞回起點再飛一遍。人們同樣不會忘記,2021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我國自主研制的6型71架軍機組成空中梯隊,飛越天安門廣場上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航空裝備加快發展、升級換代,全行業研發能力水平大幅提升,加速建設現代航空工業體系,產業規模、創新能力、人才儲備等居于世界前列,為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提供了堅強支撐,實現了與世界航空強國從望其項背到并駕齊驅、同臺競技的跨越。
會議現場
會議認為,新中國航空工業74年發展歷程深刻揭示,堅持黨對航空事業的全面領導,是集團公司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航空科技自立自強,堅定引領新時代航空強國建設。在地位作用上,站在強軍建設高度親自指引航空武器裝備建設,給予充分信任,賦予歷史重任;在使命擔當上,站在國家戰略全局親自謀劃推進現代航空工業體系建設,系統推進航空工業高質量發展;在發展路徑上,強調航空裝備是我國制造業發展的重點,航空工業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主力軍,是提升整體國力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對航空工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我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作為世界一流軍隊建設的關鍵力量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戰略支撐,我們要始終堅持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當好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豐富內涵,確保航空工業沿著正確政治方向闊步前行。
會議強調,要清醒認識當前航空工業發展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發展中加以解決、著力提升。就做好后續各項工作,會議圍繞“六個聚焦”作出部署。一要聚焦政治擔當,扛起政治責任。始終把講政治擺在首位,持續加強黨對航空工業的全面領導,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激發改革創新動能,加快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二要聚焦科技創新,打造新質裝備。牢記強軍首責,發展新域新質作戰力量;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三要聚焦深化改革,提升治理效能。深入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四要聚焦產業布局,增強核心功能。系統構建航空產業發展新格局,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切實發揮好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和安全支撐作用。五要聚焦作風建設,筑牢發展根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重要論述,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一體推進學查改,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六要聚焦長遠發展,編制“十五五”規劃。抓住戰略機遇,系統研究功能定位、發展思路和規劃目標,描繪好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和行動綱領。
“回首七十四載櫛風沐雨,無論是空天還是深藍,我們都使命必達;無論是日月還是星辰,我們都無怨無悔!未來已來,勇者無懼!”會議號召,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全線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履行興裝強軍首責,矢志打造世界一流航空高科技企業,以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為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總助級高管,總部各部門負責人,離退休人員管理局、科技委、項目管理中心及各直屬單位、直屬業務單位、直管功能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一線干部職工代表等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