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沈陽所征程2019:海天有我 勇往直前
2020-01-13
歲月如矢,倏忽經年。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滄桑巨變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也成就了中國航空工業的波瀾壯闊,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的征程已經開啟。
2019年國慶閱兵式上,航空工業自主研制的34型168架戰機米秒不差飛越天安門上空,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壯軍威、振民心、令世人矚目!航空工業沈陽所研制的多型先進戰機位列其中,這是我們征程上又一座閃耀的豐碑!
方向——路走對了,不怕遙遠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學習時講道:紅軍長征過草地的時候,炊事員同志一起床,不問今天有沒有米煮飯,卻先問往南走還是往北走。在紅軍隊伍里,即使是一名炊事員,也懂得方向問題比吃什么更重要。
2019年航空工業提出了“一心、兩融、三力、五化”新戰略,為航空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擘畫了壯麗藍圖。在集團黨組的堅強領導下,沈陽所的奮斗者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在建設航空強國的新征程上奮力逐夢!
2019年度工作會上,所長劉志敏作了以《聚焦戰略 決勝攻堅 奮力開創研究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題的工作報告,黨委書記奚繼興作了以《聚焦中心任務 匯聚奮進力量 以高質量黨建推動研究所高質量發展》為題的黨委工作報告。兩篇報告相互支撐,“高質量”一時間成為沈陽所無人不知的“熱詞”,注重經營質量,樹立精品意識, 堅持創新驅動,推動精準管理,“高質量”如一粒種子,隨一項項措施的落地, 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一年來,沈陽所精準制定計劃, 牢固樹立經營理念,著力提升經營質量;扎實推進型號研制工作,嚴守節點、嚴格落實質量責任,優質開展服務保障;堅持向管理要效益,優化項目管理,構建基于AOS的運營管控體系,著力推進精準化管理,高質量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四項重點工作”,踐行了高質量發展的諾言。
2019年,沈陽所的產品走出國門亮相阿布扎比防務展,先進戰機概念座艙模擬器等主力產品驚艷阿聯酋。“攻擊鷹-1”多旋翼無人機與阿聯酋EDGE集團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沈陽所的產品備受關注,打通國際化研發流程,建立戰略互信,謀求合作共贏。
瞄準未來,沈陽所啟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提出了“加強對標、找準定位,抓住廠所戰略融合的發展機遇,做好廠所協同的大文章”的工作思路,共謀未來,同繪藍圖,雙劍合璧,威力無窮!
創新——膽子要大,步子要穩
膽子大才能走向勝利的彼岸,步子穩才能正確、平穩的前行!
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在揚州協同創新研究院成立時指出,要做核心裝備的先行者,創新聯盟的聯絡官,創新體系的探路人,助力輝煌的排頭兵!
2019年,沈陽所率先成立揚州協同創新研究院,全力打造分布式、多元化協同創新格局,邁出了勇于探索的關鍵一步!與沈飛簽訂《科技創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廠所共攜手,戰略話共贏!不斷擴大創新聯盟成員隊伍,創新力積薄而為厚,聚少而為多!
這一年,科技創新工作全力推進, 召開第五屆科技創新大會,發布《科技創新白皮書》,為研究所科技創新戰略實施提供方向與支撐,戰略預研項目取得實質突破,立項與驗收穩步開展,實現了由局部占位向整體布局的跨越,辦好用好創新基金,未來前景一片光明,創新體制機制邁出關鍵一步。
2019年,“孫聰院士工作站”在揚州成立,“王向明勞模創新工作室”已晉級為集團級,新成立的王明皓、白楊、王言偉三個勞模創新工作室、“沈恩楠博士工作室”相映生輝,打造職工成才的“加油站”、勞模成長的“基地”、技術創新的“前沿”,培養更多的領軍人物、航空專家成長成才。
這一年,沈陽所構建全新的任職資格體系,完成了3個職位族、22個職位類、486個崗位的標準化設置, 構建了6級20等的職級體系,暢通了職工職業生涯發展通道。完善薪酬體系,全面建立以持續能力提升和當期價值創造為導向的能力績效工資體系,邁出了薪酬體系改革的關鍵一步。
2019年,沈陽所專家系統正式上線。作為辦好職工關心的七件實事之一,專家系統的智能解答范圍涵蓋生產試制、外場、管理制度、質量體系和IT運維服務的五大方面,智慧工程邁出關鍵一步。
這一年,沈陽所青年夜校讓“人工智能”深入人心,260余名青年利用業余時間,為自己充電,瞄準前沿, 提升本領,青年創新創效已成為沈陽所不可阻擋的創新洪流。
2019年,沈陽所成為軍工企業中唯一一家“國家某創新特區試驗示范區”;2019年榮獲集團公司唯一一家“中央企業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示范企業”;6項成果榮獲集團科技進步獎。“3D”打印代表隊,在全國技能大賽中取得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優秀獎1項的佳績!
創新像一臺無與倫比的發動機, 強大的推力讓戰機自由自在翱翔天際!
奮進——砥礪前行,轉型跨越
2019年,沈陽所持續把“抓黨建、把方向、帶隊伍、揚正氣”作為黨建工作的總體目標,重點推進黨建提升工作,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規定動作”標準,“自選動作”到位,查找問題深入,落實整改及時,持續為基層減負。發揮沈陽所黨校“主渠道、主陣地”作用,持續開展管理培訓、黨性教育和黨務知識培訓,圍繞初心,踐行使命,信念更堅定,黨旗更鮮艷。
這一年,沈陽所積極探索“強項目管理”模式下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工作機制,“組織主建”作用發揮不斷增強。圍繞年度“急、難、險、重”工作組織立項的45項共產黨員工程,3支共產黨員突擊隊沖鋒在前,黨組織的堡壘強度和黨員的先鋒指數不斷提升。
2019年,沈陽所與沈飛、南京機電初心共守、使命共擔、黨建共建、發展共贏,構建了圍繞“一個中心”, 橫向深化“兩種形式”,縱向加強“三級聯動”的黨建共建工作新模式,合作共贏,成果豐碩。
這一年,沈陽所嚴格落實“一崗雙責”,黨委書記、所長與全所各單位黨政主要領導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深入推進“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整治,持續開展“六項作風”問題整改,風清氣正的氛圍不斷鞏固。
2019年,沈陽所持續為職工辦實事,EAP與職工近距離接觸,化解職工的“壓力山大”;辦公環境綠意盎然, 讓人心曠神怡;“健康小屋”讓職工足不出戶、自助體檢;“職工書屋”書香滿溢,一項項實實在在的舉措讓職工臉上綻放笑容。
2019年,沈陽所的“飛鯊”助學計劃持續推進,黨委書記奚繼興指出,強國必先強軍,強軍需要人才, 要營造“引鳳歸來、鳳歸故里”的良好人才生態。這是我們擔負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吸引人才投身航空的新方式。10余場科普活動面向中小學生火熱進行,“航空親子體驗活動”、“飛鯊”青少年夏令營圓滿成功, 讓航空夢想在心靈扎根。
遙想1949年“萬國牌”“飛機飛兩遍”;再到1969年我國的第一型高空高速殲擊機——殲8飛機首飛,開啟了“八爺打天下”的時代;2019年12個空中梯隊米秒不差地飛過天安門上空,航空人可以驕傲地說:“這些戰機都是我們自己造的!”
2019年是殲15飛機首飛10周年,沈陽所重磅發布了“忠誠鑄重器, 逐夢拓海天”的“飛鯊”精神,作為中國第一型固定翼艦載戰斗機,它是航母作戰體系的核心力量,此刻它正與遼寧艦和山東艦一道,助力我國向海圖強的新時代。
2019年,沈陽所圓滿地完成了黨和國家交給的任務,成效顯著,碩果累累。
回望來時路,揚帆再出發。
2020年已經到來,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的號角已經吹響,沈陽所定能不負重托,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陳賡 黨國鵬)